首頁 > 創辦人介紹
創辦人介紹
剎那永恆
民國58年(1969年)初甫由美國普渡大學獲航空工程博士學位的華錫鈞返國,奉示被分發至航空研究院服務,旋即由空軍總司令賴名湯召見並指示協助空軍總部副參謀長李永炤面試來自空軍各單位優秀軍官,經選拔合格19位由華錫鈞領隊(共20位)赴美國加州伯便克的洛克希德公司研習飛機設計,這在國際航空工業公司願讓其他國家工程師加入飛機設計部門研習是非常罕見而更益顯難能可貴;經一年的研討見習,終於民國59年(1970年)3月學成返國,開啓了我國航空工業進入了「復興期」而蓬勃發展迄今。

圖示為這批研習人員返國後,賴總司令(右)特別召見領隊華錫鈞(左)討論未來航空工業發展願景,並致贈紀念品鼓勵。
剎那永恆
華錫鈞於民國58年(1969年)由美學成返國,投入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將我國航空工業由「停頓期」進展至「復興期」...;圖示為華錫鈞返國時,特由空軍總司令部為其舉行記者會,說明其於美國普渡大學深造過程心得及對我國未來航空工業發展的願景和抱負~~~

剎那永恆
由國人自研自製的X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於民國69年7月17日完成並舉行出廠典禮,同年9月16日於空軍清泉崗基地首飛成功,是為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首款自力研製成功的噴射機,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特於同年9月25日親蒞空軍航發中心視導該機的對外正式飛行展示。

圖示為蔣故總統蒞航發中心外勤工場停機坪,在航發中心李永炤(左)的介紹下與華錫鈞將軍(右)握手道賀,華錫鈞將軍當時的職務為航空研究院院長兼「虹翔」(自強號)計畫研造處處長。華將軍同時還兼任「雷鳴」(XA-3噴射攻擊機)計畫研造處處長,將自製飛機正式提升邁入具武裝設計及製造的能量,奠定了爾後國人自力研製、生產IDF經國號戰機的雄厚基礎。
剎那永恆
時間為民國73年(1984年)4月25日,巴拉奎三軍後勤司令馬秋卡將軍(Gen. D. D. Machuca)在國防部官員陪同下蒞訪中科院航發中心,除了解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情況,並赴飛機裝配線參觀,並洽商未來合作機會;圖示為馬秋卡將軍(左)抵介壽一廠裝配組參觀F-5E/F中正號戰機裝配線情形,中科院副院長兼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中將(左三)親自解說~~~

剎那永恆
民國75年(1986年)9月11日,空軍總司令陳燊齡上將蒞中科院航發中心巡視,聽取航發中心業務簡報,並由中科院副院長兼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中將親自陪同並講解參觀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裝配線,後並安排陳總司令同乘試飛自強號0818機...,圖示為陳總司令試飛完畢正步向試飛大樓參與任務歸詢及慶祝茶會,左為華錫鈞將軍,右為航發中心副主任張永齡,後方左為中科院航研所試飛組組長李心澄,後方右為副組長吳康明。

剎那永恆
民國75年12月30日,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忠謀博士應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將軍之邀蒞航發中心參訪並作專題演講,演講講題為「科技管理」,對象為航發中心官兵員工代表。

圖示為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將軍(左1)親自向張忠謀院長(左2)介紹航發中心各設施及能量,陪同參觀者有中科院航空研究所所長王石生(左3)、航發中心副主任張永齡...;參觀畢,張院長對航發中心飛機研製、生產能量及成效表示讚賞。
時序已歷三十六個年頭,航發中心歷經多次改制已成為現今我國航空工業的主流龍頭,而張忠謀院長也開創「台積電」成為我國最要的企業,慨稱時光飛逝,為我國近代歷史存證。
剎那永恆
民國76年(1987年)6月19日,參謀總長兼中科院院長郝柏村一級上將(左),蒞中科院航發中心巡視,中科院副院長兼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中將(中)於介壽一廠膠合工場親自說明講解使用膠合(包括金屬及複合材料)成形方式製作飛機零組件,其右為空軍總司令郭汝霖上將,郝兼院長對航發中心新技術開發和新能量籌建表示嘉勉。

剎那永恆
民國76年7月28日,IDF戰機計畫正積極進行,零組件製造已按既定進度展開,並有部份飛機結構次組合也開始預配組裝,政府高層也非常重視和關心,行政院長俞國華特於當日親蒞航發中心視導,航發中心對俞院長作業務簡報並針對IDF計畫作專題報告...;圖示為俞院長親臨航發中心陽明營區試飛大樓頂樓實施未來IDF裝配大廠房籌建報告及現勘、鳥瞰,中科院副院長兼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將軍在雨中於裝配大廠房模型前親為俞院長簡報情形。
